时 间 记 忆

<<  < 2011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最 新 日 志
 

最 新 评 论
 

最 新 留 言
 

搜 索
 

用 户 登 录
 

友 情 连 接



 
 
人生抓住机遇走向成功
[ 2007-1-29 2:09:00 | By: page ]
 
科学工作者最大的敌人是同步自封。形成同步自封状态的原因之一是经验的积累.有人问对方,有一个人从五楼往地下跳却没有摔死摔伤。那是怎么回事?被问者一时语塞,好半天没有回答上来.对于他来说,经验之一是有个熟人的孩子从三楼不慎跌落不治而亡,经验之二是单位上有个油漆工在四搂油漆窗户不慎失手坠地气绝,五搂捧下去不死不伤,哪怎么可能?聪明人却不这样想,为什么一定要向外跳呢。难道不可以站在阳台上往屋里跳?因为你说的是“往地下跳 ,并没有强调一定要往“楼下的一楼前空坪上跳”嘛!有人问对方,有人晚上举着一支蜡烛进屋,却看不见墙上的挂钟,那是怎么回事?被问的人想了想回答:那人是个盲人!因为经验告诉他,看不见眼前之物者都是双眼失明的人。他根本就不去想“那支蜡烛没有点燃”的另一面。最有趣而又最现实的一个事例,是某人的一位熟人的儿子要买山地自行车,他遇到某人时说起此事,连连数说山地车车把手是“一根横杠”,肯定不好抓。某人想也未想即附和“一根直棍自然不好抓”。这两个人都骑了几十年的自行车。他们胯下的自行车车把手从来都是弯的,他们想象不出“一根棍子似的车把手”会比弯把的好到哪里去。当大街上横冲直闯满是山地车的时候,他们也试着骑了儿子们的车跑了一趟。真是不骑不知道,一骑爱上了,连连赞叹“还是这种把手好” 看来。经验和习惯都很容易在人们的思维活动中造成一种定势,产生出妨碍思维活跃的隋性。
 
思维定势对发明创造爱好者来说,尤其是不能轻视的。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有尊“撒尿小男孩”的塑像,孩子的天真烂漫使路人看着十分开心.有一天,有人发现这个叫作朱利安的孩子塑像撒出来的尿不再是无色无昧的自来水,似乎有股醇厚的酒香,于是渐渐地围上来许多人,议论纷纷。有个胆子大的人觉得不亲口尝尝无论如何不会知道究竟是不是酒,他用手捧了尝了尝,立刻惊喜地告诉人们:这是极好的啤酒!人们立刻蜂拥而上,痛痛快快地抢着喝起朱利安的“尿 来。待到大家喝了个痛快,这才忽然想起要打听打听:哪个酒厂的酒竟是这样的好!原来,酒是比利时撤利尔酒厂生产的,只是苦于市上啤酒品牌很多,人们并没有耐心去细细地各自品尝了才买,酒好,却销售得不好,将啤酒摆在大街上任人品尝自然可以吸引人。但这是老办法,只会使人产生勉强推销之嫌。有什么办法呢?老板为此忧心忡忡。有一天,他偶尔经过“撒尿小男孩朱利安”的青铜塑像前面,见朱利安造型生动,神态天真,顿生一个念头,不用摆在街头吆喝着请人品尝的方式,那是惯用手法,让啤酒变成“尿”,让朱利安撒出来,人们闻到酒香。不是就会寻根索源吗?果然,撒利尔酒厂的酒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当它变成“尿”后,却立时名声大噪,很快便成为布鲁塞尔市民一尝为快的名酒而誉为抢手货。这个主意是大胆的,发明这个方法的人自然知道做酒生意惯用的手法— 免费品尝!但免费品尝往往使人产生心理抵触,认为销路不好的酒才采用这种销售下策,即使尝了,也不一定会说好。发明人一反常规,思维上突破定势,让酒变成朱利安的“尿”,将免费品尝的醒目标语或吆喝声变成朱利安“尿”的醇香四溢。人们是在不知不觉中被吸引的,又是心甘情愿地去喝“尿”的,剩下的自然便是打听“尿”是哪里来的,撒利尔酒厂当然名传遐迩,厂里生产的酒汩汩地流进人们心田去了。人们大概不会不知道绘画是怎么回事,那是用笔将颜料有规律地涂抹在布、纸或任何质地的板材上的艺术作品,后来有人发明了木刻、铁面等,万变不离其宗,工具变了,作品总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有色、有工具、有载体、要进行创作,这应当是作画的几个要素。然而,在古老的巴格达却有人采用另外一种方法“作”出了画.巴格达国王重金聘请了一位中国画师和一位希腊画师为王宫创作壁画 国王问两个人需要多少时间,中国画师说三个月可告成功,希腊画师说他也需要三个月。三个月后,巴格达国王请了许多客人来欣赏两位画师的杰作,他们来到中国画师的面前。那原是大厅的一面开阔的粉墙,现在却成了一座美丽的花园。画师用他最灵巧的笔,画上了盛开的百花,画上了依依的垂柳,画上了嬉戏的雀鸟,简直使人身临其境,连阵阵花香都闻得出来。国王和他的客人拍手叫好,转过身来要希腊画家领大家去看他的杰作.希腊画师微微一笑,转身走到中国画师画了花园的粉墙的对面墙前,一把扯掉墙壁前那块腥红色的幕布,人们立即惊呼起来。原来墙上也是一座美丽绝伦的花园,鸟语花香,和风拂柳,国王和他的客人们竟然都在花园之中谈笑风生......惊愕之后人们发现,墙上哪里是什么画,原来只是一面大镜子.那个花园,实际上就是中国画师的杰作。评议的结果,人人都认为希腊画师有个聪明的头脑,他不但也“画”了花园,而且还“画”进许多人物,重要的是,他比中国画师省时省力。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事不是我们追究的话题。我们可以从中悟到这么一层道理,一旦突破了人们习惯接受的模式或方法,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应,希腊画师的高明之处在于,它既有了画,又不必受万一自己的创作比不上对手的创作时所有的尴尬,也省却了力气和时间,他要做的,仅仅是当中国画师不在时悄悄在墙上装一面巨镜。用镜作画,让主人入画,国王只有赞叹的份,根本不会去责怪他的取巧行为。最典型的突破思维定势的例子之一是日本人松崎吉信设计的一种壁钟,人所共知。所谓钟表,一是有正面标明的阿拉伯数字表示112时;二是指针从左向右转动。这种钟表设计模式影响很广泛.人们往往用“顺时针方向”或“反时针方向”说明一种运动形式。这种共识是从有钟表之日便形成的,显然形成了牢固的特有的定势。世界各国的工艺设计师们力求在钟表设计上走出点新路子,但外观设计和传动装置变来变去,几百年来固定的基本设计模式未变。松崎吉信却一反常规,他设计一种壁钟,一是ll2反向标明,每一个字也都反写;二是指针随之自右向左移动,完完全全突破了一代又一代设计师们的思维定势,真正是反其道而行之。当然,这种钟表在习惯上会引起人们的抵触,但从新鲜的角度看,倒十分迎合人们好奇和喜新厌旧的心理。松崎吉信的这个发明,不可谓不新,不可谓不奇。
 
对于发明人来说,很难的还是寻找到每一个特定的思维定势,然后超脱它,再突兀而起,悟出一个“道理”,改造乃至创造出一样新东西。
 
我国植物快繁专家,李长潇研究员从事生物工程开发研究工作多年,长期以“试管内植物细胞快繁”为范本,不敢越这个近百年前由外国专家“敷设”的“雷池”。实践中,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几千只代用试管的洗刷和消毒以及繁杂的工序跟不上发展需要,李长潇几乎是陡然间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不能搞试管外繁殖呢?这个念头,事实上是突破几十年形成并巩固了的思维定势的开端,于是李长潇成了试管外植物微型组织快繁技术的创始人。李长潇有一个寻求突破的过程,可以说,也就是寻觅思维定势“定”在哪里的过程。如果李长潇将视点投向消毒与不消毒、工序的减少与否、试管放大的可能性以及操作的高科技化,无疑也有可能取得某些成就,却不是解决繁琐、慢速和不易推广等问题的根本办法,当然便是步入误区。关键之处在哪里?李长潇站在他的几十个木架上摆放着的几千只“试管”面前沉思时,猛然冒出一个念头:能不能不要它们?!于是李长潇开始了他的探索,并且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个思维定势,事实上是“定”在非试管不能谈植物微型组织快繁之上,让快繁技术走出试管便是突破。
 
人们全都知道,蛋之所以叫作蛋,一是因为它是鸡、鸭、鹅等禽类下的,二是因为它是椭圆形的。人们只要一提到蛋,脑子里自然而然会有一个椭圆的形体出现,决不会舍此而想到尖的、三角形的、不规则形的形体。1981年,德国的一位生意人忽然萌发了创造方形鸡蛋的念头。他想,人人都知道鸡蛋是椭圆的,为什么不改变它的形状给人们一个惊喜呢?于是他开始了他的试验,终于寻找到了这么一条途径,即将鸡蛋煮熟后放进冰箱冷冻起来,然后用一种特制的机器给它再造型,蛋便成了方的。他还不罢手,又在方型蛋上刻上点点,使它成为麻将桌上的骰子。这种方蛋和蛋骰一上市,人们争相购买,只为博得一笑。当然,这位商人寻觅到了人们对蛋的认识的思维定势之所在并且改造了蛋,并不具有重大的特殊的意义,引起人们注意的,是他在认识蛋的思维定势上寻求并实践了突破,这是一种创造,无疑是天才之举。
 
生活之中繁杂的、深奥的、平凡的事物并存,人们对它们都有一种代代相传的习惯性的、因袭性的认识和理解。
 
比如说“右手”.为什么不能叫作“左手”呢?这是因为一开始这么区分两只手的时候.便是这么叫了.这好比有的地方称父亲为“爸爸”,有的地方称母亲为“爸爸”,原因也是一开始这么区分双亲时便这么叫的缘故。就事物而言.大凡寻找到了一开始便这么制作、这么使用、这么配组、这么发生而因袭已久的传统模式的束缚之处,便是一种创造的契机的出现.遗憾的是,这种种契机并非每个人都能把握.香皂是人人使用过的,只要提起.谁都能立即想起来.香皂留给人们的形状定势是略呈扁平而两面徽徽凸起的长方形.造型基本上是“直”.为什么香皂一定是这种形状而不能是另一种形状呢?这个问题,不少人都想到过,但没有谁试图去改一改试试看。台湾有家公司觉得,改一改香皂的造型是一种标新立异,可以促销,于是推出“弯弯香皂”,果然反响很大。这种香皂并非去污力特别强,也并非香味特别浓,只不过一改“直”线造型成“曲”线造型,使其具有新月形柔顺的曲线,使用时,与人体曲线非常协调,使人产生美妙而舒适的感觉,不失为一种创造。诚然,这种创造非常简单,似乎人人都可以想得出来也做得出来。可是,为什么只有台湾的那位先生才想到了也做到了?变“直”为“曲”是一种突破,哪怕这种突破无足挂齿,谁又能否认它是迥然有别于旧香皂的呢?1940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科研人员在研制天然橡胶的替代物时,无意中发现有个配方很奇特,照它配制的合成物柔软而有弹性.可塑性十分的好,但它不能成为橡胶的替代物使用。技术人员评价这种新型台成物是以橡胶为对照物的,这无疑是囿于思维定势的作法:知道它新,却认为是无用的橡胶配方! 1947年,一名广告商以147美元的价钱买下了这个配方,他不傻,并没有想到用它去制造橡胶用品。他说,既然不能作橡胶用,为什么不否认这是橡胶替代物而派它别的用途呢?于是他从耶鲁大学聘请了一名大学生将这种合成物做成一个个重lO0克的小球,用漂亮的塑料盒包装起来作为玩具.由于这种合成物像橡胶而非橡胶.像泥而非泥.人们很难喜欢它,第一轮推销并不理想。1949年.这名叫霍奇森的广告商利用为一家玩具商店做广告的机会,将这种合成物取名橡皮泥,编进了广告目录,立刻有人购买,很快便传开了“象口香糖而不粘手的小球很好玩”,连家庭主妇们也纷纷购买,清闲时抓在手里捏捏十分有趣。可以设想.通用电器公司倘若能够撇开橡胶去探索橡皮泥的其他用途,并且想象到它至今仍让孩子们玩得十分开心,又怎么可能以147美元出卖呢?最有趣的,还是电子表的盛行一事。表是靠机械运行的,启动它靠发条,只有上紧发条才能使表走动。这是人们认识的表,几乎就是表的定义。瑞士人海兹尔首先对此提出疑问,为什么一定要采用上发条的方式而且非得使用机械才能造出表并使它走动呢?无疑,他找到了困扰钟表发展思维定势之所在,于是他制造出了第一只电子手表。但是,瑞士是个钟表之国,祖祖辈辈制作钟表的人比比皆是,他人不肯承认海兹尔的电子表是发展,他们认识不到机械表已经停顿在“定势”上了,将电子表看作节外生枝的小玩艺而转让给了美国。美国人也没有从钟表发展“定势”中摆脱出来,一转手转让给了日本人。日本人认为这是钟表制造业的大突破,有新旧之别,是保守和革新之争,花大力气完善和发展,一举成为世界电子表大国,最终冲击了瑞士的制表业,使瑞士和美国的制表业追悔莫及。这个例子告诉人们,把握了思维定势的突破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认识这种突破的价值。
 

不难看出,创造性思维是突破思维定势的一种多向性延伸,换言之,发明创造必须有思维定势的被突破为基础。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发明人的特有素质应当包括能够很快地寻求到特定的思维定势并且正确地确立多方位的突破方向。譬如许多人都在为教师寻求解决板书时不断吸入粉尘影响健康的问题,但人人都是围绕“无尘粉笔”在思索,有人却提出既然有兰墨水、黑墨水、红墨水,为什么不创造一种白墨水来代替粉笔,粉尘不是解决得更为彻底吗?这就是一种极富创造性的设想,准也不能说若干年后,教师们在黑色的黑板上写字时不会使用这种白色墨水。设想人大胆地丢掉粉笔这个概念,事实上这是一种勇敢的思维定势突破,继而“白墨水”突兀而来.简直使人猝不及防。这种思维上的突发奇想,从来就是新生事物诞生的前奏。寻呼机从发明时的庞然大物演变到如今的小盒子,已经凝结了几代人的心血。当今社会,只要一提起寻呼机,人们立即会想起别在腰上的那只小盒子。美国精工公司有人对这个小盒子看不顺眼,要改造它的一贯面目,而且将注意力从形体的变大变小这个方向移开,突发奇想,要将寻呼机与手表“合并”。他的想法得到支持,不久的将来,美国人将首先用手表取代寻呼机。这个手表式寻呼机,当然是由“别在腰上的小盒子”这个已很难改变的概念上脱颖而出的,设想人实际上的建树,仅仅是猛然间摆脱了概念上的思维定势的长久束缚。可贵的就是这个摆脱,善于作这种摆脱的人,才有可能在发明创造领域建功立业。

 
 
发表评论:
天涯博客欢迎您!